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4:35 点击次数:180
三十五岁,好像是一道职场生涯的分水岭。虽然我才二十二岁,虽然我才正式步入社会不到一年,但这道分水岭真的就这样毫无遮拦地呈现在我的眼前,让我觉得残忍但是又万分无力。
1
公司年龄逐渐减小
我的老板对外宣称我们团队年轻有为,胆大心细有活力,用最上进最美好的词汇形容着我们。
同时我也看着我们公司的平均年龄在逐渐减小,甚至客服,销售,人事这样的岗位也都变成了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事。
而原本属于这些岗位的年纪大一些的员工,慢慢消失在了我的视野。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主动离职,还是工作不到位被开除,又或者是因为我们的到来,取代了他们的位置。
早期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对劲。周围都变成了和我没有代沟,三观极其相似的同事。
我们每天都在自己的小群里吐槽加班,吐槽公贼,讨论着属于我们的话题。这样的工作环境让我很开心。
甚至让我立下了一个非常豪迈的目标,如果我开了公司,我也只要二十出头的年轻人。2
中年人的竞争优势在哪
但人的价值观总会被一些陆陆续续的事情影响改变,比如当我成为面试官给求职者面试的时候。
有一个来面试后端开发的父亲,三十二岁。我问他为什么我提出这么离谱的要求他都能接受(单休,无加班费,三个月才缴五险)。
他说年轻人有骨气,不愿意无偿加班,但对他而言,如果能接受无偿加班,就是他和年轻人竞争同一个岗位的唯一优势。
他有房贷有车贷,家里的孩子还要买奶粉上幼儿园,在上一家公司被开除后,已经找了两个多月的工作。
所以老板压不压迫剥不剥削,已经不是他目前该在意的事情,他更需要的是尽快获得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。
这个回答声音不大,但对我而言震耳欲聋。面对这样的求职者,我又有什么资格对他们做出评价呢?
我想到在我以往的面试中,我会畏惧那些一起面试的年纪稍大的同行。我觉得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将,但现在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能感觉到他们对我的畏惧,加上好几次面试结果下来都是他们可以接受公司,而公司没有接受他们。
让我一度产生错觉,是不是我真的比他们更强。
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。因为我年轻,我的行为和处事上就散发着作为年轻人特有的活力。我的思维活跃,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,所以总能带来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。
而且不是每个公司都要求这么高的专业性,那对于用人单位而言,中年大叔们领先我的那点从业经验远远比不上我的未来可期。
好像正是因为这样,中年打工人要么依靠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过人的实力进入了靠专业,靠实力说话的大公司平步青云;要么就只能守着自己的那点存货,上够不着行业的天花板,下不及未来可期的年轻人,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,慢慢被取代。3
你不干,有的是人干
我之前始终不明白的是,这些有房贷有车贷有着生活压力的求职者,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该是更加稳定,更加好控制的劳动力才是。年轻人没有压力,一言不合就跟老板提辞职,用人单位还非要找年轻人,图个啥呀?
但是当了面试官之后我似乎明白了,那位父亲说忍受被剥削是他和年轻人比起来的竞争优势,但他可能想不到的是廉价,任劳任怨,不敢争取,当牛做马这些词汇已经出现在了年轻人身上。
这甚至剥夺了他认为自己唯一有的竞争优势,但他更想不到的是,即使有一个那么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敢站出来,用人单位也无所畏惧。正如那句话所说,你不干,有的是人干。4
中年的我,是否也会被取代
之前有一个私信我的大哥说,看到我们00后在整顿职场很开心,很激动!
他早已对这个充满压迫的职场不满,但又因为有各种压力不敢像00后一样有骨气。所以他由衷的希望00后可以成功,让他们85后也可以分到一杯羹,感受一下没有压迫的职场。
看见他说的这些话,我突然也开始畏惧。我终有一天会步入中年,如果到时候的就业环境依然是如此,那中年的我会不会因为普通而被替代。
倒不是说我自此开始摆烂,不再提升自己,而是出众,永远建立在与普通的对比之上,优秀这个词的属性本就对应着少数。
我想大家都清楚形成如今这一局面的根源是什么,但很不幸的是,这一恶性循环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,我也什么都做不了!
只是当我再一次打开《复联4》的时候,这个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的经典场面似乎没有那么感人了。
来源网络,侵删